湖北日報訊 記者別鳴
  4座40米高的主橋墩,被浩浩長江隔在兩岸,遙遙相望。
  正月初五,宜昌點軍區,廟嘴長江大橋南岸工地附近。73歲的村民朱成華站在家門前,望著川流不息駕車來看橋的人,笑得合不攏嘴。
  “前年11月18日開工,我們李家河村就有好多人來看。後來逢年過節,住在市裡的人也開著車來看,這景緻好看呢!以後橋通了,不僅是好看,更是交通方便了。”朱成華指著江心西壩說。
  長江衝出三峽後,水緩沙積,在南津關下游3公里處,形成兩個併列的江心沙洲,大者居宜昌古城之西,叫西壩;小者在西壩西北方,後來成了有名的葛洲壩。
  廟嘴長江大橋,就位於葛洲壩下游2.7公里,從西壩借力一躍,飛架長江兩岸,是宜昌中心城區第二座長江大橋。
  朱成華家的兩層樓房旁,是江邊綿延的青山,山頂立著碩大的藍色招牌:中華鱘核心保護區。
  “我啊,打小就住在這裡,70多年了。”朱成華說起長江里的魚,最有感情——
  “我還是娃娃時,就坐著划子(小木船),在江里打魚。20多歲時天天到城裡賣菜收潲水,划子一到江心,豚魚鱘魚那真是一個多,一頭頭地擦著船過,還動不動噴水,好看。”
  “現在,長江里魚少了,好多魚都好像絕了種,像鮰頭(長江鮰魚)我上十年沒見到過了。中華鱘還有,就是少了,去年夏天看見過幾尾。”
  朱成華知道,為保護長江里的珍稀魚類,讓中華鱘洄游區不受影響,廟嘴大橋專門修改設計,主橋和三江橋一跨過江,不在水中建橋墩。
  據記者瞭解,就因為這一特別設計,破解了“鋼箱梁與橋面結合不好、後期橋梁維護量大”的世界性難題,讓該橋成為世界上第二座鋼板結合梁懸索特大橋。
  長江兩岸,4座主橋墩,直插空中。
  從上午9時30分,到中午11時30分,在朱成華家門前,記者粗略數了數,就有27輛私家小車先後來到江邊,看廟嘴長江大橋的建設。單看車牌,不僅有鄂牌,還有瓊、粵、渝、浙等外地牌,都是駕車回家過年的宜昌鄉親。
  51歲的簡筇從廣東順德開車回來,當天載著家裡長輩專程來看家鄉變化,他沿著4座主橋墩方向,指著城區說:“宜昌變化太大了!說句笑話,我開車剛進城,差點都沒找到回家的路。”
  (原標題:駕車來看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k23fkfu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